- 张天伟;
<正>国家语言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资源问题,关键是语言教育问题。应急语言研究是国家语言能力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语言服务的关键是以政府为主体,通过掌控、优化和调用应急语言服务资源来服务国家与社会。掌控应急语言资源需要以需求调查为前提,区分不同的领域和地域,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此外,还要重视应急语言服务学科的建设和应急语言人才的培养。陈练文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分析理论为基础,从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关系出发,
2021年02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 王海兰;李宇明;
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了突发公共事件中应急语言服务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粤港澳大湾区人口密度大,开放程度高,是我国突发公共事件高发区域,应急语言服务需求量大,种类多样。本文在分析大湾区突发公共事件和多语多言状况基础上,探讨大湾区应急语言服务的主要需求,包括应急语言服务产品、应急语言服务活动、应急语言服务机制和应急语言人才与应急语言学学科建设等。
2021年02期 4-16+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2K] - 魏家齐;朱伟;王春辉;
风险沟通是风险社会时代下风险治理的基础性功能,能够有效应对因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所造成的严重社会危害和巨大社会反响。基于风险沟通的原则、视角、强化等关键点的系统性阐述,探求风险沟通能力提升路径,明确不同风险的沟通方式,以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风险感知、社会化媒体、应急语言)。
2021年02期 17-2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3K] - 陈练文;
应急语言服务对象是语言弱势群体,它包括三个类别,分别是生理性语言弱势群体、社会性语言弱势群体和心理性语言弱势群体。本文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从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我国应急语言服务的需求情况及政府应提供的保障范围,认为政府和公共管理服务应按照个体需求的紧迫性、资源利用的有效性以及公共服务的可替代性这三个原则,在基础需求和适度需求层面,制定合理的措施对个体不能依靠家庭和自身解决的需求进行保障。
2021年02期 28-39+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8K] - 郑璇;
听障人群应急语言服务是特殊群体应急语言服务中相对薄弱的一环。该研究基于个别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所获得的文本,借鉴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体系,运用NVivo 11质性分析软件进行自下而上的编码分析。研究发现,听障人群的应急语言服务需求总体上较为迫切,听障人群的异质性决定了语言服务需求的多元性,听障人群对现有应急语言服务的满意度有待提升,听障人群应急语言服务需求背后是日常沟通需求。由此建议,应站在语言权的高度理解听障人群语言服务需求,将应急语言服务纳入信息无障碍建设框架,确保残障群体对语言应急服务的全面参与,增强残障者自身的沟通能力和心理抗逆力。
2021年02期 40-54+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 滕延江;
突发公共事件情境下,应急语言服务助力信息畅通,提升救援效率,彰显人文情怀与社会公平。2020年年初暴发新冠肺炎疫情之时,在全民抗疫的行动中,语言学人独树一帜,以"语"抗疫,备受关注。同时,本次疫情防控也暴露出我国应急语言服务建设中的一些短板弱项:应急语言产业规划缺失,产业不健全的问题尤为突出。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倡导开展应急语言产业规划,从政策规划、术语管理规划、技术支持规划、行业产业规划、人力资源规划等五个层面完善我国应急语言产业布局,做好应急语言资源储备。文章建议从部门协调、资源集成以及全员参与等方面,发挥国家、社会、企业、个体的主体作用,保障应急语言产业的建设成效。文章希冀为提升国家应急语言服务能力,健全应急管理治理机制体制提供多维思考。
2021年02期 55-64+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2K] - 肖俊敏;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得应急语言服务建设的重要性上升至空前高度。文章以土耳其应急语言服务项目(Afette Rehber ?evirmenlik,简称AR?)为例,探讨了土耳其应急语言服务团的建立背景、发展模式、运作机制和成员管理方式,并总结了AR?在实践中的经验和不足。AR?是政府、学界和社会组织三方协力建设的典范,明确高频应急情境,依据需求精准提供服务,在实战中卓有成效。然而,缺乏资金支持、有力领导和科学的管理体制,以及志愿者"语言强,专业弱"的能力结构缺陷都制约着AR?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应急语言服务团建设应充分借鉴AR?的有益经验,同时汲取教训,坚持政府领导,建立长效运行机制;从高校教育着手,平衡"语言"和"专业"双项技能;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加强国际合作。梳理应急场景,提炼核心需求,有的放矢开展建设,推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1年02期 65-8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 周庆生;
本文简要描述了《美国土著语言法》的出台背景及具体内容,分析了美国政府为落实该法律所推出的各项措施,如设立工作组、制定拨款方案、实施抢救项目等。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了美国政府在土著语言的保护上所取得的成就,并指出"英语标准化测试""唯英语"政策以及使用人数的不断减少仍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土著语言政策的贯彻执行。
2021年02期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 金炫周;苏新春;
1910—1945年朝鲜半岛是在日本统治下的殖民地,韩语(朝鲜语)受到日语严重影响,这时的朝鲜半岛也有学界进行的语言纯化活动。朝鲜半岛光复后,分裂为韩国与朝鲜,实施各自的语言政策和不同的语言纯化政策:韩国把语言纯化政策称为国语纯化运动,朝鲜称之为词语规范化,两边的称谓不同,但政策的含义与内容相似。本文按照韩国与朝鲜各自的历史讨论语言纯化政策的具体情况与成果,比较其相同与不同之处。
2021年02期 87-95+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5K] - 董洪杰;周敏莉;包安静;刘紫晗;
本文以路名的符号功能为切入点,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余年来西安路名发展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文革"调整期、改革发展期和21世纪增速期四个阶段。研究发现,一方面,城市发展塑造了路名系统的历史层次及独具特色的路名群;另一方面,路名变迁又是城市发展的文本表征,具体表现为紧扣城市规划、折射城市转型、凸显城市发展典型事件和标记城市空间延展四个方面。探究路名变迁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不仅有助于深入认识路名的语言特点和文化价值,拓展城市语言景观研究的深度,也能为城市路名规划提供参考,从而助力新时代文化建设。
2021年02期 96-107+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4K]